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?德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?

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?德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?

怎么理解“德”这个字真正的含义?

一些专家学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产生科学的基因。

其实,持有这种观点的人,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,简单地把儒家文化当作了中国传统文化。

我们知道,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在于讲“德“,德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,衍生出”孝、仁、礼、忠”等。

在儒家大盛之前,老子作为中国第一哲人,在他的思想中已经隐含了“科学”思想的基因。

只是这个由哲学延展出科学的思想,在随后几千年政治建制过程中被儒家给稀释掉了。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的说,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…”

其中“德”的内涵,或者说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,德不是仅指品德、伦理层面的道德。

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,这个“德”是指以“道”而行的创造力。

也就是把“道”的无形,通过“德”的能力转化为有形,自然就会“无形之”。

其实这个就是科学的能力,科学的出现让人类创造物质的能力大幅度地提升。

所以,老子理解的“德”包括了两个方面:一个方面是物德,也就是“万物皆有德”,是指人在物的层面的创造性。

比如植物可以把无形的阳光的能量,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自身的生长力,这个就是植物的“德”。

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品德,也就是人在社会性层面的智性。

比如一个品行端正,大德加身的人,往往人际关系不错,受人尊重。如果是领导具备了德在社会性层面的大德,就会让人爱戴,这样的人肯定能靠“品德”做出大事来。

所以,我们常说企业做大后,企业家要有大“德”,也就是既要有品德,也要有物德。

其实,老子在“物德”方面的思想就是科学的基因,也就是万物皆有德。

万物靠什么施“德”,肯定依据一些在当时尚未发现的科学理论。

所以,在”德“的内涵中,具有了老子哲学思想向科学思想的延伸可能性。

但是,这个时候孔子把“德”在人的“品德”层面发扬光大了,形成了儒学。

接下来,我们的文化也就是儒家主导之后,所有的理论基础都是人怎么处理和其他人的社会关系。

比如,类似孔子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,完全充斥在中国的几千年文化演进中。

这样,老子在“物德”方面的科学思想萌芽彻底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。

宝宝起名私人定制,添加 微信:akfc8800  备注:取名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183939522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angluedu.com/1926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